首页 行业信息库 应用场景 详情

重大保障“降鹰”反无人机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4-09-20 08:39:39 浏览次数:1235 关键字:反无人机

一、概述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深化及无人机制造企业的迅猛发展,凭借其成本低、易操纵、快速反应、机动灵活和制高点管控等特点,无人机保有量持续增加。针对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的低空安全保障成为低空安全管控的重要任务。按照《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设“降鹰”反无人机系统平台,可有效解决常规反无技术手段单一、指标偏低、范围较小、依赖人工盯防等特点,集成行业内全系统全手段,实现对违法违规进入敏感空域目标的实时监测、分析告警、灵活处置,可有效支撑用户决策,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形成科学管理和高效指挥新机制,实现低空智慧安防的深度融合。

二、需求分析

1、当黑飞无人机出现在防区内时,指挥中心值守人员需及时获取告警信息,包括目标型号、目标频段、坐标位置、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各类信息。

2、指挥中心需要结合告警信息进行决策,采取适当的打击措施,或预设无人值守自动打击,并通知相关执法部门。

3、告警的同时需要收集黑飞证据,如光电设备的视频录像、侦测设备的轨迹信息等,后期可交由其他部门作为证据使用,或用于分析使用。

4、执法部门打击完成后反馈指挥中心,同时可上传打击图片、视频等信息。

5、记录的相关黑飞信息可作为后续的统计分析。

三、主要功能

“降鹰”反无人机系统是一套分布式“低小慢”目标防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敏感空域的全时段、全覆盖、全过程防控管理。

1、总体架构:

系统分三部组成:前端设备;中心管控设备;智能管控软件。

预警探测系统:负责对目标的探测,预警,为搜索跟踪系统提供目标方位,俯仰等信息;

反制系统:负责对目标驱离和迫降,保证区域安全;

中心服务站:负责所有前端设备的联动;

智能管控软件:负责提供智能可视化界面,实现统一监控和调度。软件预留定制开发接口,可以根据的需求接入用户现有监控防护体系。

总体系统采用分布式管理架构,所有设备都采用网络通信,统一的协议进行交互传输,系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接入方式灵活。

2、系统主要功能:

a)无人机侦测反制功能

系统可通过基于自适应探测技术的“探鹰”雷达、基于飞控信号多特征匹配的“听鹰”无线电监测设备、基于智能光电识别跟踪技术的“追鹰”光电设备实现对无人机的远距离探测发现和高精度定位并对目标快速识别锁定、追踪确认。确认可疑无人机后,系统可通过基于实时多模导航诱骗技术的“御鹰”导航诱骗设备和基于窄带扫频干扰技术的“驱鹰”干扰设备实现对无人机蜂群的快速有效处置(处置目标时间<1s)。系统可通过基于自适应动态调整技术的各分布式无人机探测防御平台对设备进行智能调度实现多节点协同工作和性能优化,达成大范围无缝覆盖的低空目标探测反制能力和敏感空域全时段、全覆盖、全过程管控目标,有效支撑用户决策,系统在覆盖范围、作用精度、响应时间等指标上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b)统计报表功能

显示及统计各类报警及日志信息,包括无人机型号、频段、方位、距离、高度、飞行方向信息;并且能够整理显示各个设备的工作日志,根据目标信息统计饼图、柱状图等。

c)无人值守功能

系统可配置多种值守策略。采用远程设备控制及智能化调度配置设计,通过探测和识别取证手段获取并推送目标信息,随后对目标进行打击反制,实现全智能化无人值守模式。

d)综合态势信息、多种地图显示类型

无人机管控软件具备电子地图显示目标综合态势信息、电子地图离/在线访问、普通/卫星地图显示的功能,并呈现周围环境,设备分布点等信息;单客户终端可对整套系统进行监控、管理、显示,结合布防区域的区域位置信息和管控需求,对目标威胁程度进行智能化评估以及预/报警,为用户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e)设备智能巡检,异常上报

无人机管控软件自动巡检各设备,实施在运行中显示设备离线、待机、掉电的异常状态定位。

四、优势特点

a)自适应雷达探测技术

采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理念,面向复杂城市环境下的低空无人机目标探测,利用发射波形和接收处理中的自由度改善雷达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目标探测性能。

b)智能光电识别跟踪技术

基于形态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面向复杂环境下的低空无人机目标光电侦测实现智能化、可视化目标识别跟踪。

c)无线电侦测识别技术

基于飞控信号多特征匹配的无人机侦测及识别方法,面向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低空无人机目标无线电侦测实现目标“快、准、稳”的侦测识别。

d)实时多模导航诱骗技术

通过伪卫星导航信号生成技术,实时发射模拟的多模导航诱骗信号,根据不同处置策略诱骗无人机实现驱离、迫降、诱捕。

e)分布式无人机探测防御系统平台

采用SOA架构设计,实现低空安全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支持多节点、多设备分布式组网接入,灵活配置。

f)主要参数:

系统从接收雷达设备上传目标探测信息至光电设备跟踪确认所需时间:1s;

系统从光电设备开始跟踪目标到系统处置目标所需时间:≤1s;

系统从下发指令到接入设备响应时间:≤20ms;

系统可接入设备数量:≥20台;

系统可接收和显示探测目标数量:≥200个。

五、应用效果

该解决方案已完成4次产品迭代创新,在雷达、无线电、光电、软件、图像识别等方面累积获得了超过50项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大型期刊中发表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20余篇学术论文,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军用、民用领域拥有良好的资质积累、项目沉淀及研发成果,完成项目百余个,客户沉淀近1000组,遍及全国各个省份。涉及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高校院所、公安、监狱监所、电力电网、石油石化、水务、景区等多个行业。并在重要人物、重要活动、重要场所的保障服务中获得客户的一致认可。方案设备自2018年起连续入围公安部012 装采目录,在多个国家级项目比测中名列前茅。

 

来源: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号
小程序
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