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安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时代必然趋势,是行业转型与升级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智慧化转型进程中,需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挖掘数据价值,推动行业和企业改革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激发并拓展智慧安防需求。
当今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安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趋势,是安防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安防行业面对的新挑战。在安防产业的智慧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释放数据的能量,完成行业、企业的改革和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发展的创新驱动,激发和促进智慧安防需求的深化和扩展。
数字化技术能够提升安防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安全、便捷、高效的需求。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同时能够紧跟技术前沿,提升安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本文主要从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内控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安防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综合型安防(数据)集成平台建设
达华安保集团在进行大型项目的安防体系建设时,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国家标准GB51151,建立综合型安防(数据)集成平台,数据统一接入、统一分析,使得资源合理调配,减少重复投入,节约成本。同时根据GB/T26718标准配置智能化安防设备,以得到最佳的安防效果。为了实现新型安防体系良好运作,我们提供带保险服务的人机打包租赁新模式,依据GB51151及GB/T26718标准,为业主打造一站式服务。具体优势体现在:通过创新的人机打包租赁模式,为业主节省了购买和更新安防设备的成本,同时降低了后期的维修和维护费用。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业主的负担,还通过专业化团队的配合,最大化地发挥了智能化设备的性能。在城市轨道交通安检项目中,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应用该模式可以减少约10%的成本。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GB51151的安防集成平台,能够顺利接入上级路线和路网平台,收集包括人流量、客流分布、人包匹配信息、危险品监控、突发事件监控和电子地图告警等关键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平台优化了应急处置方案,为人防精准介入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尤其注重数据安全,通过数据加密和隐私屏保功能,有效降低了视频信息泄露的风险,控制了可能引发的社会舆情隐患。
二、系列安防场景数字化应用方案
1.应对地铁大客流的快速通行解决方案
当前地铁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在高峰时段会出现大客流的情况,导致安防压力到达峰值,解决轨道交通人流峰值时期的安防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安防企业的痛点和难点。
在新型安防体系建设中,推出大客流精准安检方案,依靠无感身份信息抓取及人脸识别匹配数据库信息,以被动式太赫兹、毫米波成像等高科技设备的组合运用对进站旅客人体进行无感安检,并将告警信号在内的数据上传安防集成平台。经大数据AI分析,根据场地条件设置快速通道,分流快速通行人群,达到快速通过效果,有效缓解高峰时段及重大节假日的安检压力。
(1)设计实施
首先,制定总体规划设计。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规划通道和设备布局,确保安检通道宽敞且能容纳大量乘客,有效减少排队时间。其次,加强了提示引导,通过设置明确的标识、指示牌和语音设备,以及加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管理,确保乘客通行流程顺畅。技术层面,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安检设备和技术,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GB/T26718(修订版)标准采购设备,甚至选用性能更优的设备,以提高安检效率和检出率,减少人工干预。此外,我们还设置了快速分流通道,利用高科技无感安检设备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身份无感识别和人员分类,从而减少人员混杂和排队时间,防止逃票,提高通行效率。
最后,制定紧急预案。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1151标准,建设了监控体系和人脸比对系统,并完善了电子地图数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精准处置,保障乘客安全,防范次生灾害。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旨在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安检环境。
(2)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四层框架系统结构,分别为基础数据采集层、数据接入层、系统核心层和平台互联层。
①基础数据采集层:主要功能是通过基础硬件设施,对身份数据、人脸图像进行采集。
②数据接入层: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接口协议,将身份数据、现成图片数据接入到系统核心模组进行识别和分析。
③系统核心层:主要功能是通过不同模组的相应功能,对数据接入层提交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对象识别、数据比对、数据分类统计、数据检索、数据应用、系统管理。
④平台互联层:主要功能是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定义,与应用平台进行无缝融合。通过对业务数据、状态数据的上下行接口、管理状态的上下行接口的明确定义,完成与第三方业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2.立体防务解决方案
立体防务解决方案的核心是让执行人员、智能设备、综合数据平台、后台指挥中心达到最好的结合,为每一个应用场景提供一整套量身定制的防务解决方案。不管是传统安防任务还是包含低空安全的立体防务任务都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具体运作时,通过依靠前端智能设备采集信息,上传综合数据平台,根据AI分析识别风险隐患,对整个项目区域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到无死角发现识别风险,就近派出人防力量精准干预。相较人为判断的传统模式,这套解决方案在工作效率上将有大幅提高。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应用的不断增长,民用无人机技术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黑飞”现象带来的安全风险日益凸显,而制止“黑飞”的无人机反制系统也伴随而生并迅速发展。对“黑飞”无人机进行有效探测与反制,防范无人机安全风险已成为安防等领域的关注重点。
目前,无人机反制系统关键技术主要分为无人机探测、电子拦截、物理拦截、摧毁、多源信息融合等技术。为了应对低空安全防范这一新型场景,提出了无人机反制立体防务解决方案。专注于利用无线电感知和目标定位,形成集“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地面人防”联动的专业立体防务系统,为客户提供集“远程预警、精准定位、全程跟踪、全时智守和自动处置”于一体的立体防务解决方案,满足了“智慧识别、有效管控”的市场需求。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的综合管控平台与主要包括探测设备、实时溯源设备、跟踪识别设备、干扰诱骗设备、打击摧毁设备等硬件有效联动,可以记录飞行器架次、飞行器类型、飞行器高度、地理位置、飞行高度等详细数据,实时投送至综合数据平台,平台经过自主分析向网格化部署的地面机动人防力量实时发送告警信息及飞手定位信息,引导机动人员到达飞手位置进行有效管控。
整体来看,该解决方案主要运行原理是:声纹监测、电子侦查、毫米波雷达、激光摧毁、无线电干扰、激光雷达、光电监测等无人机反制行业主要技术,结合AI识别、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智慧化安防技术指挥地面人防力量现场处置,形成立体防务保护方案。其中既有对传统技术的创新,如对杂波干扰的抑制技术、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集成技术,又有大数据、机器自主学习等新型识别技术,能够实现无源检测、无死角、无人值守,对“黑飞”无人机实施精准打击、精准定位飞手及时处置,并能精准识别敌友无人机实现精准管控,是数字化立体防务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
3.数字化的内控管理--人员绩效数字化
管理场景
由于安保企业项目众多、岗位分散,各岗位出勤时间、轮班方式不统一等特殊性,使日常考勤、核算绩效等管理工作变得困难。传统的管理方法既无法精准考核每个项目每个员工的出勤履职状况,又导致管理成本大增,效率低下。对安保企业自身而言容易滋生如“空气员工”“假证件”“吃空饷”等公饱私囊的腐败现象。
为此,达华安保集团在实施数字化转型工作中,自主开发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安智云”,该平台以AI活体监测为核心,融合大数据、OCI识别、GIS等技术,对保安人员进行全执业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打造了保安人员的入职、排班、签到、抽查、签退、数据统计等全场景闭环链路管控。可帮助企业解决人员落实困难、时间冲突、使用混乱、上下不协调、不知情等问题。
智慧管控平台“安智云”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实名认证和身份证识别技术,结合活体人脸识别,确保“一证一人”,提高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方便人事管理。其次,利用多点GIS定位技术,精确控制员工打卡和抽查,实时掌握保安人员的在岗状态和移动轨迹,提升监管精度。此外,通过定岗定位功能,根据合同和企业内管理方式设定班次,控制岗位数,防止随意扩岗,保障成本可控。同时,系统增加随时人脸活体抽查,确保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人员的“三规性”,有效防止代岗和空岗行为。实时预警功能使指挥中心能够及时了解员工工作轨迹并进行干预,提高管理效率。报表中心则根据业务数据生成各类报表,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通过加密存储和独立部署,确保员工敏感信息的安全,防止数据外泄,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内部数据安全需求。
目前,“安智云”已经在浙江达华智慧安保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应用总人数约6500多人,覆盖项目100多个,人员覆盖100%,执勤点覆盖100%,实名完成率100%,活体抽查90%,出勤96%。通过对安智云中数据的应用,有效帮助企业控制项目成本,通过对环比、同比以及与以前传统运营方式对比,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开展的成本,经有效统计约可降低3%-5%。
三、安防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几点建议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安防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和管控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是重要趋势,数据的智能采集、统一接入、统一分析使得资源合理调配,可减少重复投入,最终为服务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精准化的安防体系建设是安防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在精准化的安防体系建设中,智能安防设备、综合型安防(数据)集成平台以及人机配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得益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使得风险告警变得更加准确及时,专业的人机打包的租赁模式使得人机配合娴熟,人防处置更加精准,安放效果得以提升。同时还应注重数据安全保护,通过采用加密技术和严格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智能安检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要建立专门的安全防护机制。
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浙江达华智慧安保集团将不遗余力地积极探索,为每一个应用场景提供一整套量身定制的专业、智能、无死角的防务解决方案,为客户单位降本增效,创造更多价值。
文/蒋寅 周翔 徐立鸣 周博桢 浙江达华智慧安保集团